图中从左到右依次为:马欠、卢慧斌、陈丽、陈光杰、孟涵、陈俊沅
本次大会是一次重要的学术盛会,旨在促进生物地理学领域的学术研究和保护实践。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就保护生物多样性、生物地理模式与演化、气候变化与生物适应等热点话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并分享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经验。与会人员通过主题演讲、分组讨论等形式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本次大会共邀请了十位专家做大会报告。9月16日上午,云南大学/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谢平教授以“长江及其鱼类的共演进与保护策略”为题,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院张喜光教授以“化石揭示的远古环境演变、生物迁徙与进化”为题,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河北大学的李义明研究员以“外来动物在全球的入侵风险和生物安全挑战”为题,天津大学的宋照亮教授以“植被-土壤系统碳氮硅耦合循环及其碳汇效应”为题,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王建军研究员以“环境变化下的山地微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和思考”为题, 9月17日下午,北京大学王志恒教授以“全球变化的植物多样性规划”为题,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刘国华研究员以“青藏高原自然保护地体系优化研究”为题,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星耀武研究员以“从横断山到北半球:不同山地植物多样性的演化历史比较”为题,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车静研究员以“青藏高原地区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形成及演化”为题,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牛洋研究员以“西南高山伪装植物的进化”为题展开讨论,共同探讨生物地理学的前沿发展和面临的挑战。
本次大会就生物地理学领域当下活跃的研究主题,共开设了9个分会场包括历史谱系理论生物地理、全球变化与植被响应、全球变化下的海洋生物地理分布、功能生物地理、山地/岛屿生物地理学、植被演变与人类活动、城市生物地理、植被地理与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生物多样性大尺度格局分会场和3个分论坛“生物入侵和跨境生态安全”、“西南山地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和“研究生论坛”。
图中马欠参加汇报交流
博士生马欠以“杞麓湖硅藻群落演替的长期模式及西南季风与流域开发驱动过程识别”为题,孟涵以“基于环境DNA的滇池流域鱼类生物监测与生态健康评价”为题,硕士生陈俊沅以“污染胁迫下硅藻物种分布的季节特征与驱动因子识别”为题,展开讨论和交流,同学们精彩的汇报也赢得了在场老师和同学的肯定。
图中孟涵参加汇报交流
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对于生物地理学领域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这次盛会,与会人员共同探讨了生物地理学领域的发展趋势与挑战,为生物地理学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动力。
图中陈俊沅参加汇报交流
组织委员会表示,将继续努力推动生物地理学领域的发展,并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做出更大的贡献。未来,他们将继续举办类似的学术盛会,为学术界提供更多学术交流和合作的平台。